国语韩剧媳妇当家(韩剧多样的媳妇国语)
01
既成事实,勇敢面对才是最得体的选择
任家大少爷任雪堂要纳青梅竹马的曾宝琴为妾,原配沈翠喜心里虽然很不愿意,但是曾宝琴有了任雪堂的孩子,又是他的初恋情人,加上沈翠喜跟他结婚多年没有子嗣,3种情况的夹击,她不得不同意。
在古代,女人无子嗣总会低人一头,《甄嬛传》的华妃那么跋扈,也因为这点在后宫争斗到底是底气不足。
沈翠喜跟任雪堂结婚那么多年,任雪堂寄情于诗情书画,不管家也不爱她,怀孕的机会也不给她。
两个人能够一起生活,主要是任家离不开沈翠喜,任雪堂有这么能干的老婆,落了个清闲,还能享受锦衣玉食,悠闲吟诗作画,这样的生活,是个文艺男青年都不愿意舍弃。
沈翠喜作为任家的当家主母,也是任雪堂的原配,她不但要同意,还要亲手操办这场婚礼。
任雪堂大半夜从曾宝琴的住处回来,推门看到失眠的沈翠喜在专心缂丝。惯例关心几句,就提出要择日娶曾宝琴回来。他根本都没有问沈翠喜,你为什么大半夜不睡觉?
任雪堂要是对她有一点情爱,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口说娶曾宝琴回来。沈翠喜心里凉透了,压住心里的绞痛,回一句:我照做便是。
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,要是洒脱一点,他不爱有什么关系,我爱他就可以。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很难。试问有几个女人做得到?
沈翠喜也做不到,她这么努力把任家治理得井井有条,生意场上的事情也靠她苦心经营。她一个女人愿意承担那么多,无非就是希望任雪堂慢慢爱上她。
曾宝琴被任雪堂赎身回来了,这个消失了5年的情敌,是她心中最深的痛。谁愿意自己爱的男人,从此身心都在别的女人处?
以沈翠喜的权利和能力,除掉曾宝琴易如反掌,她还是顺从了任雪堂的意思准备好迎接她进来。
沈翠喜明白,这么多年,任雪堂的心都没有在她身上,现在旧情人回来了,还怀了孩子,如果去切断的话,任雪堂会恨她。
沈翠喜明白自己得不到任雪堂的爱,起码不要被他恨,做好这个工作,是原配的职责。
对自己已经改变不了的事实,只能接受和面对。对沈翠喜来说,是最得体的选择了。任家上上下下都等着看她的笑话,她不能因此失去一个当家主母在任家的荣耀和尊严。
聪明的人,权衡利弊,没有绝对的输赢,只看哪头轻重。沈翠喜无疑是这样的人。
02
坚持原则的人会赢
沈翠喜虽然承诺了任雪堂会办好这场婚礼,但是女人妒忌的心,还是让沈翠喜在喜服上做了手脚。
纳妾不可以穿大红,沈翠喜选择了浅红,明摆着提醒曾宝琴,时过境迁,你再也不是什么官家大小姐,而是行院乐户出身,做妾就要守做妾的规矩。
曾宝琴是个明白人,她第一眼看见喜服就气得发抖,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,本来任雪堂的原配应该是她,而不是沈翠喜,任家绝对不可以这样对她。
造化弄人,她成了上不了台面的妾室,还没有进门被这样轻薄,这口气她咽不下去,马上叫人把喜服退了,要换一件稳重端庄的。
沈翠喜不同意,曾宝琴是任雪堂心尖上的人又怎样,妾就是妾,要遵守妾的规矩,没得换,马上派最得力的两个丫头送回去。
地位不同,鸡蛋碰石头肯定输,曾宝琴把喜服退到任雪堂那里。
任雪堂端着喜服去沈翠喜房里兴师问罪,不用他开口,我就知道他肯定会被喷的一身骚。
任雪堂的情商太低了,纳妾这种事情,哪个原配会欢天喜地的?爱情都是自私的,任雪堂你想沈翠喜成全你们,好歹也跟她说句好话,哄哄她,让她好受点。
任雪堂只见新人笑,哪见旧人哭的做法,沈翠喜只是在喜服上泄泄气,已经算不错了。
沈翠喜还是那句,做妾就要有做妾的规矩。任家全家上下都知道任雪堂爱的是曾宝琴,如果她犯了错或受了点委屈,事事都找任雪堂做主,逼着沈翠喜让步,以后她还如何管好这个家?
沈翠喜就认这个死理了,她不能被一个还没有过门的小妾把当家奶奶的脸面踩在脚底下。为了表明这个事情的严重性,沈翠喜拿命相逼,以死明志。
任雪堂被沈翠喜的执着吓住了,他没有想到沈翠喜这么言辞激烈,还句句在理,无言以对。
这场夫妻对决,沈翠喜赢了。不管任雪堂服不服,沈翠喜的坚持是对的,不然她一个原配夫人,丈夫不爱,地位和威严动摇的话,以后拿什么生存?
我们做事情,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学沈翠喜,坚持原则不退缩,有这种决心,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。
03
饶过别人,就是赢得自己
迎娶曾宝琴,要修葺一座别院给她住。
沈翠喜去视察工程进度,看到下人过度执行她的安排,院墙只留了一个小洞,吃穿用度,一日三餐,只能从小洞送进去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沈翠喜对曾宝琴一听说任家有难就扔下任雪堂,背上金银珠宝去逃命的做法耿耿于怀。
沈翠喜只是想让曾宝琴安分守己,院墙修得严密一些,但绝对没有想把她的住处修得像监狱。要是发生意外失火之类的事情,连个逃生的机会都没有。
院墙后面就是运河,沈翠喜安排开一个门。仆人们说任家没有这个规矩,沈翠喜不管这些,要求按照她说的做就可以。
要是一般的女人,肯定不愿意为抢去丈夫的女人留一点善意,沈翠喜心里有再多的不快,她终究是善良的女人。
情感是情感,事情是事情,不能混为一谈,沈翠喜拎得很清,她手头上永远是干净清白的,所以任府上下才服从她的管理。
任雪堂悄悄跟在后面听到沈翠喜的安排,细微之处见人品,他顿时想通了,决定亲自去说服曾宝琴接受这件喜服。
曾宝琴当然是百般不愿意,拿出两人的情分说事,以为她这个妾跟别的妾终究是不同,但是此一时彼一时,任雪堂虽然不爱沈翠喜,并不代表她在任雪堂心中没有分量,没有地位。
任雪堂心里很明白,要是遇到艰难困苦,跟他同甘共苦的人,不会是曾宝琴,而是沈翠喜。
任雪堂的父母不在了,他没有了最强大的靠山,他再也不能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大少爷。他也在乎任家的名声地位,眼下弟弟闯祸了,任家有难,他必须尊重沈翠喜这个最佳合伙人,任家才有可能度过难关。
任雪堂在早年有勇气跟曾宝琴私奔,现在赶他都不敢走。儿女私情,终究不是人生的主旋律。曾宝琴变了,爱得不够纯粹,任雪堂也成熟有担当了,不再为爱情脑子发热,失去理智。
任雪堂最后不顾曾宝琴委屈的眼泪,不管她如何吵闹,放下喜服,毅然转身离开了她的住处。
沈翠喜又赢了一次。
任雪堂纳妾这件事情上,沈翠喜接受现实,坚持原则,并不失善良,这些做法,完美刻画了一个当家主母的得体大度的形象,也为她在任雪堂心里加了不少分。
虽然沈翠喜无论付出多少都得不到任雪堂的爱情,但是她不亏,她有足够的底气安心做自己,不卑不亢,坦坦荡荡,有尊严地活着,这对古代女人来说很难能可贵了。
人到中年才会明白,在人生路上,爱情是调剂品,强求不来,良好的人品与过硬生存本领才是过日子的武器。
沈翠喜后来慢慢活出了自己,放过任雪堂和曾宝琴,专心搞事业,也顺便遇见了爱情。这才是大女主掌握自己命运最好的诠释。